遵循指導方針,避免過度掃描。
案例1:一名72歲女性,出現輕度氣短數天。她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病史。她一開始是心動過速,現在緩解了。她的其餘檢查結果正常,肺部清晰,下肢正常。她的心電圖不正常,胸部x光片也正常。根據威爾斯的標準,她的風險很低,但這可能是PE嗎?你可以點什麼藥來進一步降低這種風險嗎?請告訴我這不是d -二聚體…
無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d -二聚體,它都在這裏,每天都在使用。誠然,在評估潛在肺栓塞(PE)或深靜脈血栓形成(DVT)患者時,我們進行了太多不適當的d -二聚體檢查,但當用於適當的風險分層患者時,d -二聚體可以避免進一步潛在的有害檢查、輻射和對比劑照射。
在我們開始之前,讓我們建立一些基本規則。本文將討論定量d -二聚體測定,而不是定性測定,定性測定具有較差的測試特性。我們將不評估d -二聚體在VTE評估中是否合適這個有爭議的話題-是的,有許多人認為d -二聚體本質上是毫無價值的。我們也不會深入研究PE患者的過度檢查(完全是另一個主題),或者在計算機斷層掃描(CT)上可能的PE過度診斷。
d -二聚體和年齡的問題
d -二聚體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增加,並伴有許多共病(吸煙、術後狀態、惡性腫瘤、房顫、鐮狀細胞病、淺表血栓性靜脈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炎症狀態,如敗血症、創傷和許多其他疾病)。1 - 3)隨著年齡的增長,d -二聚體濃度高於常規VTE臨界值(纖維蛋白原當量單位(FEU) 500 mcg/L或d -二聚體單位(DDU) 250 mcg/L)的老年患者比例更高,d -二聚體的特異性甚至更低。4 - 6)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成像,這通常是低產量。但是,要記住PE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5、6)我們不僅有d -二聚體升高的基線,而且PE的風險也更高。是否有一種方法可以用不同的d -二聚體截斷來匹配患者的年齡,文獻中是否支持這種方法?
根據2018年美國急診醫師學會(ACEP)關於靜脈血栓栓塞(VTE)的臨床政策,這可能已經準備好了,ACEP提供了B級建議,“在50歲以上被認為是低或中等風險的急性PE患者中,臨床醫生可以使用年齡調整d -二聚體陰性結果來排除PE的診斷。”6)
新的ACEP臨床政策指出,與傳統水平相比,使用更高的臨界值可以減少有害的檢查、輻射和對比暴露、進一步評估的成本和ED住院時間,同時可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由於單位(FEU或DDU)的混淆,可能會導致PE缺失或年齡調整d -二聚體的誤用。6)
還有其他組織推薦使用年齡調整d -二聚體嗎?美國醫師學會指出:“臨床醫生應對50歲以上的患者使用年齡調整的d -二聚體閾值(年齡× 10 ng/mL,而不是通用的500 ng/mL)來確定是否有必要進行影像學檢查。”7]
多項研究評估了使用年齡校正d -二聚體及其在PE和DVT評估中的可靠性,Douma等人結合臨床概率推導了年齡校正d -二聚體,[8]其次是PE和DVT的多次驗證(Penaloza等人2012,van Es等人2011,Schouten等人2012,Renée A Douma et al. 2012).[9 - 12)甚至還有元分析來評估這個話題。13、14)文獻支持將年齡校正d -二聚體與風險分層結合使用,我們將查看幾個評估該測試的關鍵研究。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將根據ACEP的三個主要問題進行細分:1)年齡調整d -二聚體安全嗎?2)臨床有用嗎(即是否會減少進一步的檢查)?3)年齡調整d -二聚體在老年亞組中的表現如何?
年齡調整d -二聚體安全嗎?
是的,PE敏感性相似,漏檢率相似(約1%)。[5]其中一項規模較大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納入了3000多名ED患者,PE的總體患病率達到19%(高於其他美國研究)。15)首先對患者進行風險分層,87%的患者被認為是非高風險(根據修訂的日內瓦評分或2級Wells評分)。在3個月時,331例(0.3%)使用d -二聚體水平高於500 mcg/L但低於年齡調整臨界值的患者中共有1例漏診PE, d -二聚體水平低於500的患者中也有1例漏診PE(總共2例患者!)15)
一項薈萃分析將本研究與其他5例(7268例)PE患病率為22%的患者結合起來。14)年齡調整水平與PE不太可能分層相結合的漏檢率為0.9%,有一例致命PE,而傳統的截止漏檢率為0.7%。[14)先前提到的衍生研究表明,在美國和國際人群中,漏檢率低(年齡調整水平從0.2%至2.5%不等),排除靜脈血栓栓塞的敏感性高,[9 - 12、16 - 19)盡管其中幾項研究沒有提供測試前概率。[17 - 19)
關鍵點:在PE/DVT非高危患者中,與使用常規d -二聚體水平相比,年齡調整d -二聚體是安全的,漏檢率相似。
它在臨床上有用嗎(換句話說,它會減少進一步的檢查嗎)?
年齡調節d -二聚體可減少進一步的檢查,PE排除率較高。Righini等人的研究發現,使用年齡調整水平將d -二聚體陰性結果的患者比例從28%增加到40%。[15)Van Es等人的研究發現增加了5%14而Flores等人發現排除率增加了9%。[16其他研究也發現進一步體檢需求減少的比例相似,從4%到9%不等。[8、10、12、17 - 19)
關鍵點:如果使用適當的年齡調整水平可以減少進一步的檢查(在風險分層的非高危患者中)。
年齡調整d -二聚體在老年亞組中的表現如何?
我們研究的是50歲以上的人,那麼75歲以上的人呢?Righini等人的研究發現,使用年齡調整d -二聚體,在> - 75歲的人群中,PE排除率從6.4%上升到29.7%,沒有遺漏PE。[15)此外,采用傳統的截止日期,16人中就有1人會排除PE,而采用年齡調整策略,3.4人中就有1人會排除PE。[15)Van Es等人發現,由於PE漏檢率從0%增加到2.1%,但漏檢率從8%增加到20%。[14)其他研究發現,PE排除率增加了5%至14%,缺勤率也類似。[16 - 19)
關鍵點:與常規水平相比,在75歲以上的患者中使用年齡調整水平可以更高地排除PE。
獎金:
- 使用500微克/升以外的臨界值進行測試會怎樣?就像我們討論過的,一個FEU大約等於一個DDU的一半。4 - 6)因此,500 FEU等於250 DDU。一項研究對年齡大於50歲且DVT和PE非高危人群使用年齡X 5 ng/mL的年齡調整公式,該研究發現PE漏檢率沒有增加,特異性提高(從68%提高到78%)。[4、6)2017年最近對低風險患者進行的回顧性研究發現,進一步檢查的需求下降了9.8%(從64.9%降至74.7%),而對於75歲以上的患者,這一比例從37.6%降至63.6%(差異26%)。[4)然而,我們需要更多關於DDU用於年齡調整的文獻。
- 如果使用1000微克/升FEU的固定上限呢?幾項研究評估了1000微克/升FEU的臨界值。Kline等人發現,使用該截止點的靈敏度為92%,而傳統水平的靈敏度為94%。[20)該方法遺漏了10個pe,但有9個是亞節段的。[20)Sharp等人的一項研究發現,ED患者在使用1,000 mcg/L時漏檢率為0.3%,而年齡調整水平為0.2%,常規水平為0.1%。[17)Fritz等人發現1000mcg /L的敏感性為96%,而年齡調整水平為98%,常規水平為100%。[19)雖然1000微克/升看起來很有希望,類似於DDU的截止水平,但還需要更多的數據。
評論:評估年齡調整水平的研究存在幾個問題。PE的患病率在各個研究中有所不同,研究最常用臨床隨訪作為研究的金標準。雖然大多數研究評估了非高風險患者的d -二聚體,但一些研究沒有提供患者風險分層的信息。[17 - 19)
不可能說研究人員是否漏掉了小型pe(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話題,因為大多數此類pe可能與臨床無關)。另一個主要問題是急診醫生是否會使用年齡調整d -二聚體水平,甚至常規水平,來停止他們的PE檢查,如果與非高危PE患者聯合使用。我們在過去已經看到,d -二聚體實際上可以增加工作時,廣泛使用的鼓勵。[21)這一策略將錯過PEs;沒有別的辦法。雖然1%的漏失率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們擔心一次漏失就會導致死亡。
回到我們的案子…
您為患者訂購d -二聚體,其返回值為556 mcg/L,低於年齡調整臨界值720(患者年齡X 10)。你們討論了檢查結果和實驗室結果,病人覺得不需要進一步的PE評估。
根據患者年齡調整d -二聚體可增加d -二聚體陰性結果的患者數量,減少患者的進一步成像,而不會顯著增加漏診PE的風險。但是,僅使用經驗證的預測工具(Wells, Geneva等)對低或中等預測概率的患者應用d -二聚體。如果患者符合這一標準,那麼對年齡大於50歲的患者進行FEU年齡X 10 mcg/L或DDU年齡X 5 mcg/L。如果d -二聚體低於這個閾值,則將患者的風險分層到進一步評估的危害大於益處的水平。
引用:
- 李文傑,李誌強,李誌強,等。d -二聚體的年齡和性別依賴參考區間:年齡顯著增加的證據。血栓決議2013;132:676-680。
- 裏皮G,Bonfanti L,Saccenti C,Cervellin G.大城市急診科住院患者d -二聚體升高的原因Eur J實習醫生。2014年1月,25(1):45-8。
- Sadosty在,Goyal DG,Boie等,趙CK.急診室d -二聚體檢測。J急診醫學。2001年11月,21(4):423 - 9。
- Jaconelli T, Eragat M, Crane S.年齡調整d -二聚體水平是否可用於急診靜脈血栓栓塞的管理?回顧性隊列研究。急診醫學。2017年1月10日。doi: 10.1097 / MEJ.0000000000000448。[印刷前Epub]
- 靜脈血栓栓塞發生率:法國西部一項基於社區的研究。EPI-GETBP研究組。血栓血腫,2000;83:657-660。
- 臨床政策:在評估和管理成人患者提出的急診室懷疑急性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關鍵問題。Ann急診醫學2018;71:e59-e109。
- 王誌強,王誌強,等;美國醫師學會臨床指導委員會。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評估:來自美國醫師學會臨床指南委員會的最佳實踐建議2015;163:701-711。
- 杜瑪RA, le Gal G, Söhne MD,等。年齡調整d -二聚體截止值對提高老年患者肺栓塞排除的潛力:對三個大型隊列的回顧性分析2010; 340: c1475。
- Penaloza一,羅伊點,克萊恩J等。年齡調整d -二聚體截斷以排除肺栓塞的表現。血栓凝血。2012年7月,10(7):1291 - 6。
- 範恩傑,馬誌強,李誌強,等。結合四種不同的臨床決策規則和年齡調整的d -二聚體截止增加了可以安全排除急性肺栓塞的患者數量。血栓血腫,2012;107:167-171。
- 許建平,李誌剛,李誌剛,等。在初級保健中排除疑似老年患者深靜脈血栓的兩個年齡依賴d -二聚體臨界值的驗證:回顧性、橫斷麵、診斷分析。英國醫學雜誌。2012; 344: e2985。doi: 10.1136 / bmj.e2985。
- 杜瑪,譚梅,肖根斯,等。使用年齡依賴的d -二聚體截止值增加了可以安全排除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老年患者的數量。Haematologica。2012;97(10):1507 - 1513。
- 肖騰,葛興傑,郭克,等。常規或年齡調整d -二聚體截斷值在老年疑似靜脈血栓栓塞患者中的診斷準確性: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英國醫學雜誌。2013; 346: f2492。
- van Es N, van der Hulle T, van Es J,等。韋爾斯規則和d -二聚體測試排除肺栓塞。係統回顧和個體患者數據元分析。2016;165:253-261。
- 李誌強,李誌強,李誌強,等。年齡調整d -二聚體截止水平,排除肺栓塞。ADJUST-PE研究。《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2014; 311:1117 - 1124。
- 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等。年齡調整d -二聚體臨界值用於排除肺栓塞的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項回顧性分析2016;11:69-75。
- 李誌強,李誌強,等。疑似肺栓塞急診患者年齡調整d -二聚體閾值:準確性和臨床意義Ann急診醫學2016;67:249-257。
- 李誌強,李誌強,李誌強,等。評估2種d -二聚體年齡調整策略以優化ct在肺栓塞ED評估中的應用。美國急診醫學雜誌2014;32:1499-1502。
- 弗裏茲HP, Pasciuti L, Meloni DF,等。較高的d-二聚體閾值可以安全地排除高齡急診科患者的肺栓塞。血栓決議2014;133:380-383。
- Kline JA, Hogg MM, Courtney DM,等。d -二聚體閾值隨預測概率的增加不太可能減少不必要的計算機層析肺血管造影。中華血液學雜誌,2012;10:572-581。
- Goldstein NM等。引入快速d -二聚體檢測對疑似肺栓塞診斷評估的影響。中華外科雜誌2001;26 (4):567-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