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拒絕保險是破碎醫療體係的真正罪魁禍首。
關於急診醫學的成本和價值的最新無知觀點來自格倫·梅爾尼克(Glenn Melnick)博士,根據他在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個人簡曆,他是“世界知名的衛生經濟學和金融學專家”。
梅爾尼克博士本月早些時候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題為《將失控的醫療費用歸咎於急診室》。他的理論是,醫院有急診科,州法律要求醫療保健計劃告訴病人在緊急情況下去最近的急診科,保險公司必須償還醫療提供者的承保費用。是的。這就是保險行業的運作方式。
然而,梅爾尼克博士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陰謀,他指出了急診室護理的其他具體問題。據他說,醫院對急診科病人有“壟斷”。如果保險公司和醫院不能在合同上就緊急醫療護理的費用達成一致,那麼理論上醫院可以向保險公司收取虛高的急診護理費用。
他指出,有一半的住院病例都來自急診科,所以很明顯,這種滑稽的行為加起來一定能賺到一大筆錢。為了防止醫院“利用他們的急診室優勢”,他的解決方案是製定法律,將緊急醫療服務的收費限製在合同價格的125%。這無疑將節省“數十億”美元。畢竟,他認為,“公共政策和醫院應該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我們,而不是製造緊急情況。”
梅爾尼克博士試圖用一些統計數據來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但不需要一個世界知名的衛生經濟學和金融學專家就能看出,他引用的統計數據至多與他如此不負責任地貶低的急診科有一種切分的關係。梅爾尼克博士展示了加州醫療保健計劃為所有醫院護理支付的費用(急診部門的費用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增長了近200%——從2500美元增長到7200美元。
他要麼試圖證明加州急診科護理和整體醫院護理的成本是平行的,可以推斷到整個國家(誤導),要麼他認為所有的醫院護理都是通過急診科收費的(naïve,不真實)。梅爾尼克博士反複錯誤地試圖將“計費費用”和“付費費用”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盡管付費費用幾乎總是計費費用的一小部分。他也沒有引用任何研究來證明他的論點,即限製收費將節省數十億美元——即使是一年級的經濟學學生也不應該犯這種疏忽。
梅爾尼克博士的一些斷言是愚蠢的。他聲稱醫院“壟斷了急診室的病人”。壟斷是指某一特定實體是某一特定商品的唯一供應商。患者可以在醫生辦公室、急診診所或他們選擇的任何其他醫療機構尋求醫療護理。
如果病人認為他們有緊急情況,他們可以選擇去哪個急診科——包括急性護理診所或不附屬於醫院的獨立急診科。我每次輪班都看到病人因為名聲不好而選擇避開另一個急診室。斷言醫院對急診科病人具有壟斷地位,就像斷言發廊對需要理發的人具有壟斷地位,因此“可以向顧客收取”基本上他們想要的任何費用一樣荒謬。
他還指出,醫療計劃為所有住院治療支付的平均價格為每天7 200美元。然而,他編造了一些勒索陰謀,醫院威脅保險公司,如果保險公司不同意醫院的急診科護理價格(同樣,這隻占醫院所有護理費用的一小部分),就支付19500美元的緊急醫療護理費用。
更令人不安的是,梅爾尼克博士誹謗說,急診科的收費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失控”的醫療費用。在論證急診科收費占醫療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時,梅爾尼克博士引用了蘭德公司2013年的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表明,所有住院患者中有一半來自急診科。
可能是因為他沒有閱讀研究報告,也可能是他選擇省略了數據,梅爾尼克博士沒有引用研究結果,即住院治療僅占美國醫療支出的31%。欺騙還不止於此。梅爾尼克醫生反複引用照顧住院病人的總費用來論證隻有緊急醫療費用應該被限製。這就像認為隻有大學教科書的價格應該受到限製,因為大學的整體學費上漲失控了。在任何時候,梅爾尼克博士都不會試圖探討僅由緊急醫療護理造成的醫療成本。
美國急診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2011年基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數據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急診醫療支出約占所有醫療支出的1.9%。平均而言,私人保險患者的數量約占急診科患者總數的40%。
梅爾尼克博士的索賠並不適用於政府讚助的保險,因為政府具有壟斷性,並向醫療保健提供商規定了價格。如果我們將花費在急診醫學上的醫療費用的1.9%乘以40%的商業保險患者,我們最終得到0.76%的商業保險相關醫療費用可歸為急診醫學。當然,並不是每家醫院都與每家保險公司“不平等”,這使得梅爾尼克博士的調查性新聞節省的0.76%的醫療費用大大減少。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梅爾尼克博士和《紐約時報》認為,通過限製急救醫療提供者實際能夠收取的費用的50%,隨後減少的費用僅占商業保險醫療成本的0.76%,將奇跡般地使我國每年3.8萬億美元的醫療費用降至更令人接受的水平。在梅爾尼克博士的計劃下節省了數十億美元,賬單將減少到至少3.798萬億美元。好主意。壞消息是,這樣的削減將進一步減少許多美國人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
自2005年以來,已有120多家農村醫院因“財務困境”而倒閉,預計這一趨勢還將加速。許多農村社區沒有現成的緊急醫療服務。與此同時,梅爾尼克博士極力想保護的四家大型醫療保險公司一直都在福布斯500強榜單上或接近前50名。
在這個國家,有什麼比進一步削減對財政困難的醫院的報銷,從而使每年在急診科接受治療的1.4億患者的安全網進一步縮小更好的改善醫療保健的方法呢?
梅爾尼克醫生,當我說到這一點的時候,你需要停止煽動“網絡費用膨脹”,“平衡賬單”的邪惡和相關的“意外醫療賬單”的概念。不要再把保險公司的行為歸咎於醫療提供者。醫療賬單和餘額賬單並不是“驚喜”。相反,“意外”是保險公司拒絕支付必要的醫療費用。
把敘述改為“意外拒絕保險”——這是一個更準確的描述,保險拒絕在全國範圍內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看看所有病人從安塞姆公司收到的令人驚訝的保險拒絕,在事後的檢查和測試的好處下,安塞姆回顧性地確定急診部門的訪問真的不是“緊急情況”。“平價”醫療法案迫使我們購買昂貴的保險,但由於保險公司的拒絕,我們隻能得到很少的醫療服務。這是一種不道德的做法,使患者不敢尋求緊急醫療護理。但我認為,這些保險公司必須采取激烈的措施,以保持在福布斯500強的前50名。
當我們考慮如何將醫療保健支出降至最低時,也許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失控成本領域進行研究。我想知道我們是否可以通過一項法律來控製大學學費的失控增長,將教授的補償限製在美國大學教授最低合同收入的125%。套用一位世界知名金融專家的話:如果沒有任何變化,學費和貸款溢價將繼續增長。這將意味著數百萬美國工薪階層的實得工資將下降,未受過教育的人數將增加。畢竟,公共政策和衛生經濟學專家應該在緊急情況下幫助我們,而不是製造緊急情況。
4評論
相比之下,該係統為EMR供應商帶來了約800億美元的收入。也許人們需要先看看這筆費用。
這個專欄作家大錯特錯了。真是一坨垃圾。患者幾乎沒有選擇。你離衛生係統的現實太遙遠了。原作很完美。為什麼作者采取這種可悲的立場不僅不道德,而且對他的同胞來說是可怕的。他顯然在現行製度下獲得了某種經濟利益。
不錯的文章。我特別喜歡描述意外賬單的“意外保險拒絕”。我期待梅爾尼克的反駁,也很高興你揭露了他推理中的一些嚴重缺陷。
我希望看到我們將社會的思維過程從緊急護理轉移到“不定期護理”的混合模式。這將是一個依賴時間的混合,從醫生辦公室的生病電話到緊急護理再到傳統的緊急護理。
在任何一家機構維持24/7的EM水平護理都非常昂貴,而且沒有其他機構為那些模糊的(部分可識別的)ed患者提供我們所擁有的服務。我的經驗是,我的急診科患者很難獲得接近實時的pcp信息,但近年來,實際或擔心的經濟因素對患者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我讚成提高透明度,並堅決認為,我們需要尊重“謹慎的外行”對可能的醫療緊急情況的定義。
這是完全不準確的!如果我選擇去急診室,我已經完成了一些步驟。1-驗證所選擇的ER在網絡2中。我確定我沒有其他的行動方案——在費用和醫療緊急情況之間苦苦掙紮。讓我們分析一下.....即使在驗證物理“建築”在網絡中,等待被看到並填寫如山的文書之後,我也將為每次測試、掃描,然後由每個執行測試的人(分別)收費。接下來我將由醫生單獨收費。這些技術人員和醫生可能在網絡中,也可能不在網絡中。除非(在我的醫療緊急情況下,我全神貫注於疼痛/疾病/等等)我停止每一個人。我聯係他們,用手機,在我的保險網站上查找他們,並確定他們是否有資格為我治療,然後我將收到下一年數百(甚至數千)美元的賬單。 Now imagine a loved one , especially a child, is the one you have taken to the ER. Instead of making sure they are well cared for,not afraid and safe you must spend your time asking if every one is in network . Once you enter the ER , it IS a monopoly. They set prices knowing you have no power to leave and they use your fear, pain and illness to extort money. I just spent the last 12 hrs afraid my daughter may be septic from a kidney infection yet afraid to take her in due to ER costs. It doesnt matter that my co pay is $100, What matters is the months of bills from every person in the ER totaling thousands of dollars i dont currently have to sp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