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注射一線苯二氮平比非靜脈注射更快終止癲癇發作嗎?

沒有評論

研究總結

  • 文章: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等。靜脈注射與非靜脈注射苯二氮卓治療癲癇流產:隨機對照試驗的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2017年3月25日。
  • 設計:隨機和準隨機對照試驗的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 人口:包括:成人和兒童服用BZD治療癲癇持續狀態(持續時間≥5分鍾)。Excluded:不指定。
  • 幹預:BZD作為癲癇持續狀態的一線治療方法。
  • 比較:直腸、口腔、注射或IM(非iv) BZD治療癲癇持續狀態。
  • 結果:主要:無法終止癲癇發作。

關鍵結果


廣告

為什麼這項研究很重要?
抗驚厥治療的失敗以及發病和死亡的風險隨著癲癇發作持續時間的增加而增加。雖然靜脈(IV)給藥苯二氮卓類藥物(BZD)是最直接和可靠的途徑,但由於給藥速度更快,非靜脈給藥BZD可能更有效。

如果有的話,哪些對有效性的威脅最有可能對結果產生影響,以及如何影響?
彙總估計數彙集了對癲癇持續狀態定義不一致的研究和多個比較項;因此,很難確定BZD哪種給藥途徑更好。此外,兒科亞組並不是先驗定義的,所以這個分析是事後的,可能有偏見。此外,薈萃分析中58.6%的患者來自一項研究。

關鍵結果與目前的證據相比如何?
美國癲癇學會最近發表的指南認為,在沒有靜脈注射途徑的癲癇持續驚厥狀態患者中,肌注(IM)咪達唑侖比靜脈注射勞拉西泮更有效,而在兒童中,非靜脈注射咪達唑侖(IM/鼻內[in]/口腔)可能比地西泮(靜脈/直腸)更有效[1]。治療指南建議咪達唑侖IN, IM,或與IV氯硝西泮,地西泮或咪達唑侖[2]同樣有效。


廣告

這項研究將如何影響急診科(ED)患者的護理?
在驚厥狀態下,如果靜脈通路已建立(或易於建立),應使用BZD靜脈給藥。如果沒有靜脈注射,那麼非靜脈注射給藥,特別是IM或IN咪達唑侖是治療的選擇。

資助:不是說

利益衝突:並沒有說明。


廣告

有效性的潛在威脅:

機會:不良事件發生率的分析不足,< 10%的患者出現並發症。

選擇性偏差:作者將癲癇持續狀態定義為持續時間≥5分鍾的癲癇發作,但包括了不同定義的研究。

測量的偏差:研究選擇的細節缺失,盡管鑒於作者報告了kappa統計,假設獨立篩選是一式兩份進行的。質量評估的結果也沒有。

分析偏差:亞組分析不是先驗的。最初注意到隻有1項研究不能納入薈萃分析;然而,另外2項研究在事後被排除。

混淆:10項研究中有9項比較了靜脈注射安定和非靜脈注射咪達唑侖。

評估人員:Bedard說C;最糟糕的一個;Doherty S & Cave G。


參考文獻

  1. 1.張誌剛,張誌剛,張誌剛,等。基於證據的指南:兒童和成人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美國癲癇學會指導委員會的報告。2016年1 - 2月癲癇病例;16(1): 48 - 61。
  2. 2.治療指南有限公司2017。網址:https://tgldcdp.tg.org.au.acs.hcn.com.au/viewTopic?topicfile=epilepsy-seizures#toc_d1e2012。(2017年5月2日訪問)。

本專欄是與急診醫學最佳證據(BEEM)合作製作的。

回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