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種有爭議的治療傳染病的方法。
背景
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2 (SARS-CoV-2)引起,可導致從輕症到嚴重呼吸衰竭的一係列呼吸功能損害。[1、2)
在這些患者的護理中使用高流量鼻插管(HFNC)或無創正壓通氣(NIV)是有爭議的,原因有幾個:霧化風險增加和醫護人員的潛在暴露,[3、4)缺乏支持最佳治療模式的數據,以及對患者自動性肺損傷的擔憂。[5]
這些患者的護理,包括選擇非侵入性支持和決定何時在急診科插管,取決於幾個因素:可用的資源,臨床軌跡和對短期和長期益處和風險的了解。本綜述的重點是COVID-19前的相關證據和目前關於在COVID-19中使用單純氧、HFNC和NIV的專家指南。
高流量鼻插管
在COVID-19中,常規氧氣裝置(即鼻插管、口罩等)仍然是低氧血症的一線治療方法,以使氧飽和度達到90-96%。[6)如果不是立即需要插管,常規氧氣不能維持> 90%的氧飽和度,或者呼吸力持續增加,建議下一步采用HFNC。在幸存的敗血症運動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COVID-19指南中,建議HFNC優於NIV。[6、7)
HFNC已成功用於其他形式的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8、9與傳統氧氣相比,可以減少插管的需要。[10 - 13)
HFNC比傳統氧氣裝置的好處是流量高達60升/分鍾。通過鼻咽死腔衝洗減少呼吸力,可靠地提供高比例的吸入氧(FiO2),產生低水平的呼氣末正壓(PEEP),並通過溫暖和潮濕提高舒適度。[14)
HFNC在ED中已在EP Monthly的前一期中進行了評論。[15)雖然HFNC可能通過霧化增加病毒傳播的風險,研究尚未顯示其風險高於標準氧氣裝置。[16)
如果在COVID-19中使用HFNC,建議使用外科口罩覆蓋麵部,並為工作人員提供空氣傳播預防措施。[16日至18日)清醒時的自我俯臥有增加氧合的潛力,可能與HFNC一起進行試驗,但長期效益尚不清楚。[19 - 22日)與任何呼吸衰竭患者一樣,密切監測病情惡化是必要的,因為延遲插管與更糟糕的結果相關。[23)
圖1。COVID-19呼吸衰竭的初步方法
非侵入式通風
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和心源性肺水腫,NIV可同時降低插管和死亡率。24 - 26日)NIV對ARDS、肺炎和其他形式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益處仍然存在爭議,COVID-19特異性證據仍然有限。
一項回顧性研究表明,NIV用於嚴重低氧性呼吸衰竭(即PaO2: FiO2比率<150)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ICU死亡率(36.2%)高於有創機械通氣患者(24.7%)。27)
在2019年對ARDS的回顧性研究中,NIV的成功與生存益處相關,而與有創通氣相比,NIV失敗並沒有顯示出增加的死亡率,這表明NIV試驗是安全的。[28]最近一項對COVID-19之前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薈萃分析發現,與標準氧療相比,HFNC和NIV插管率降低。[13)
頭盔和口罩NIV與較低的死亡風險相關,但口罩NIV與較低的死亡率的相關性在更嚴重的低氧血症中不再具有統計學意義(PaO2: FiO2率≤200)。總的來說,在肺炎、肝硬化、敗血症、嚴重低氧血症和持續大潮氣量(如>9.5 mL/kg)的患者中,NIV失敗率較高。[13日,28、29)
免疫抑製伴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受益於NIV,因為早期使用NIV已被證明可改善這些患者的死亡率和降低插管率。[30)如果允許,也可用於護理目標不包括插管的患者。
雖然NIV有可能改善肺泡招募和氧合,但它可能增加患者自傷肺損傷(PSILI)的風險。PSILI是一種理論,認為肺損傷可以由大的自發潮氣量和呼吸驅動增加引起的跨肺壓的大變化自行產生。
應用附加吸氣正壓的NIV可能會加重這種肺損傷,其負麵影響在患者離開急診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可見。[5、31)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病毒顆粒的霧化和工作人員接觸NIV。[3、4、32、33)在COVID-19中使用NIV應遵守當地感染預防指南,理想情況下應在負壓環境中進行,並配備足夠的工作人員防護設備。
最初的方法
對於新冠肺炎引起的低氧呼吸衰竭患者,常規氧療沒有改善,建議使用HFNC。對於低氧血症不太嚴重的患者(如PaO2: FiO2比率>150-200)或免疫抑製患者。嚴重低氧衰竭、肺炎和持續的大潮氣量與NIV失敗相關。
COVID-19插管沒有具體的標準,插管的決定取決於患者的軌跡、對治療的反應和床邊的臨床判斷。然而,如果患者表現出持續的呼吸衰竭跡象(如呼吸頻率高、副肌使用、低氧血症惡化等),或盡管優化了HFNC或NIV,但病情迅速惡化,則應開始氣管插管,采用肺保護、低潮氣量通氣策略。[6)
引用:
- 管偉,倪震,胡勇,等。2019年中國冠狀病毒病臨床特征N英語J醫學.2020; 382(18): 1708 - 1720。doi: 10.1056 / NEJMoa2002032
- 吳震,McGoogan JM。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暴發的特征和重要教訓: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72 314例報告摘要《美國醫學會雜誌》.2020; 323(13): 1239 - 1242。doi: 10.1001 / jama.2020.2648
- Y, Zh X, Kk T,等等。為什麼嚴重急性呼吸係統綜合症在某些病房爆發,而在其他病房沒有爆發?臨床感染診斷中心.2007年,44(8):1017 - 1025。doi: 10.1086/512819
- Tran K, Cimon K, Severn M, Pessoa-Silva CL, Conly J.氣溶膠產生程序和向醫護人員傳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一項係統綜述。《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7 (4): 2012; e35797。doi: 10.1371 / journal.pone.0035797
- 劉誌強,李誌強,李誌強,等。機械通氣對急性呼吸衰竭肺損傷進展的影響。J呼吸急救醫療嗎.2016, 195(4): 438 - 442。doi: 10.1164 / rccm.201605 - 1081 cp
- 王麗娟,王麗娟,等。幸存的敗血症運動: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危重成人管理指南重症監護醫學.2020年,46(5):854 - 887。doi: 10.1007 / s00134 - 020 - 06022 - 5
- 有什麼新鮮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COVID-19治療指南小組。2019冠狀病毒病治療指南。國立衛生研究院。可在https://www.covid19treatmentguidelines.nih.gov/獲得。6/9/2020訪問。2020年6月9日訪問。https://www.covid19treatmentguidelines.nih.gov/whats-new/
- Frat J-P, Thille AW, Mercat A,等。經鼻插管高流量氧氣治療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N英語J醫學.2015; 372(23): 2185 - 2196。doi: 10.1056 / NEJMoa1503326
- 王誌強,王誌強,等。高流量鼻插管氧療在ARDS患者中的應用:一項為期1年的觀察性研究。和護理.60 2015;(2): 162 - 169。doi: 10.4187 / respcare.03423
- 倪豔妮,羅傑,餘輝,劉東,梁伯明,梁誌娥。機械通氣前應用大流量鼻插管與常規氧療及無創正壓通氣相比,降低死亡率及氣管插管率的效果。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是急診醫生嗎.2018年,36(2):226 - 233。doi: 10.1016 / j.ajem.2017.07.083
- 歐欣,華勇,劉娟,龔超,趙偉。成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高流量鼻插管氧療的療效:隨機對照試驗meta分析。CMAJ罐頭醫學協會J J協會醫學罐頭.2017年,189 (7):E260-E267。doi: 10.1503 / cmaj.160570
- 王曉東,王曉東,等。大流量鼻插管與常規氧療治療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比較:係統回顧和薈萃分析。重症監護醫學.45 2019;(5): 563 - 572。doi: 10.1007 / s00134 - 019 - 05590 - 5
- 王誌強,王誌強,等。無創氧合策略與成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全因死亡率的相關性:係統綜述和薈萃分析。《美國醫學會雜誌》.2020年6月4日在線發布。doi: 10.1001 / jama.2020.9524
- Lenglet H, Sztrymf B, Leroy C, Brun P, Dreyfuss D, Ricard J-D。濕化高流量鼻氧治療呼吸衰竭在急診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和護理.2012; 57(11): 1873 - 1878。doi: 10.4187 / respcare.01575
- 蘭茨,斯凱勒,羅金斯基,馬修。治療缺氧的更好方法。2018年出版。2020年6月7日訪問。//www.268win.com/article/a-better-way-to-treat-hypoxia/
- 李娟,芬克JB, Ehrmann S.高流量鼻導管用於COVID-19患者:生物氣溶膠分散的低風險。呼吸呼吸J.2020; 55(5)。doi: 10.1183/13993003.00892 -2020
- 組織WH。COVID-19臨床管理:臨時指南,2020年5月27日。2020年在線發布。2020年6月9日訪問。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2196
- Leonard S, Atwood CW, Walsh BK,等。在使用簡單的外科口罩進行高速鼻吸入治療時控製氣溶膠和液滴分散的初步發現:對高流量鼻插管的影響。胸部.2020年4月2日在線發布。doi: 10.1016 / j.chest.2020.03.043
- 艾哈拉爾X,崔桂y,杜爾斯A-M,等。俯臥位在COVID-19低氧性急性呼吸衰竭非插管患者中的應用《美國醫學會雜誌》.2020年5月15日在線發布。doi: 10.1001 / jama.2020.8255
- 丁玲,王玲,馬偉,何慧。早期俯臥位聯合HFNC或NIV治療中重度ARDS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暴擊治療.2020; 24。doi: 10.1186 / s13054 - 020 - 2738 - 5
- 徐強,王濤,秦霞,傑勇,查蘭,陸偉。重症COVID-19早期清醒俯臥位聯合高流量鼻氧治療病例分析。暴擊治療.2020; 24(1): 250。doi: 10.1186 / s13054 - 020 - 02991 - 7
- 王誌強,王誌強,王誌強,等。COVID-19患者在重症監護室外俯臥位使用無創通氣後的呼吸參數《美國醫學會雜誌》.2020; 323(22): 2338 - 2340。doi: 10.1001 / jama.2020.7861
- 薑寶傑,高勇,林春梅,等。高流量鼻插管治療失敗可延誤插管時間,增加死亡率。重症監護醫學.41 2015;(4): 623 - 632。doi: 10.1007 / s00134 - 015 - 3693 - 5
- Osadnik CR, Tee VS, Carson-Chahhoud KV, Picot J, Wedzicha JA, Smith BJ。無創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引起的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Cochrane數據庫係統版本.2017; 7: CD004104。cd004104.pub4 doi: 10.1002/14651858.
- 王勇,王誌強,王誌強,等。無創正壓通氣(CPAP或雙層NPPV)治療心源性肺水腫。Cochrane數據庫係統版本.2019;(4)。cd005351.pub4 doi: 10.1002/14651858.
- Masip J, Betbesé AJ, Páez J,等。急性心源性肺水腫的無創壓力支持通氣與常規氧療:一項隨機試驗。《柳葉刀》.2000, 356(9248): 2126 - 2132。doi: 10.1016 / s0140 - 6736 (00) 03492 - 9
- 王曉明,王曉明,王曉明,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無創通氣。來自肺安全研究的見解。J呼吸急救醫療嗎.2017, 195(1): 67 - 77。doi: 10.1164 / rccm.201606 - 1306攝氏度
- Taha A, Larumbe-Zabala E, Abugroun A, Mohammedzein A, Naguib MT, Patel M.無創正壓通氣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預後及其預測因素: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危重護理Res實踐.2019; 2019:8106145。doi: 10.1155 / 2019/8106145
- Carteaux G, Millán-Guilarte T, De Prost N,等。新生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無創通氣失敗:潮氣量的作用*。重症監護醫學.2016年,44(2):282 - 290。doi: 10.1097 / CCM.0000000000001379
- 王誌強,王誌強,等。肺浸潤、發熱和急性呼吸衰竭免疫抑製患者的無創通氣。N英語J醫學.2001, 344(7): 481 - 487。doi: 10.1056 / NEJM200102153440703
- Grieco DL, Menga LS, Eleuteri D, Antonelli M.患者自傷肺損傷: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和ARDS患者對無創支持的影響。密涅瓦Anestesiol.2019, 85(9)。doi: 10.23736 / S0375-9393.19.13418-9
- 劉誌剛,劉誌剛,劉誌剛,劉誌剛。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無創通氣過程中不同界麵對呼吸功能的影響*。重症監護醫學.37 2009;(3): 939 - 945。doi: 10.1097 / CCM.0b013e31819b575f
- 許世德,周博凱,羅濤,等。高流量鼻插管治療與不同麵罩CPAP治療時呼出的空氣彌散。呼吸呼吸J.2019; 53(4)。doi: 10.1183/13993003.02339 -2018